培育核心素养,聚焦课堂教学——刘潭实验学校开展历史学科教学研讨活动
为发挥历史课程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的作用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,在10月17日和10月24日下午,刘潭实验学校历史组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,钱艳霞校长和历史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10月17日下午,由何晓桐老师执教七年级《秦统一中国》一课。教学中,何老师从 “灭六国”、“创制度”、“固统一”三个部分展开历史教学,运用适量的史料,教学生学习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,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与理解能力;运用丰富的图片,创设历史情境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心境,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。她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,让学生体会到秦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合并,而是国家统一、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,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。
10月24日下午,由张晓玉老师执教八年级《新文化运动》一课。教学中,张老师以“北大招收的历史上第一批女大学生”为主线,从学习历史事件的背景、内容、意义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。张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旧知识、观看视频来感悟1915年的中国现状,观察油画《北大钟声》,张老师还通过一些学生易懂的材料来解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,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,最后通过提问学生“身为新一代的新青年,你觉得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?担负起怎样的责任?”来升华主题。
课堂展示结束后,老师们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。何晓桐老师教态亲切,教学思路清晰,教学环节紧凑,合理把握重点,突破教学难点。张老师教态自然,讲课沉稳,语言精炼,衔接自然,线索清晰且本课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,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,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靠拢。
活动最后,钱艳霞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。钱校长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讲课,同时,也向两位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。首先,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,要与语文、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,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目标。其次,教学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的宗旨,老师要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。最后,钱校提出作为历史教师,一定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,扩充自身知识面。
今后,刘潭实验学校中学历史组将继续开展学科教研活动,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,最终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。